关于

非物质遗产指的是跨越几代人继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通过社区和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历史与环境的联系不断再创造。以下是代表性非物质遗产的指南,如音乐、舞蹈、建筑和祭礼。了解更多
探索传统音乐


 
韩国传统音乐称为国乐。国乐是韩国的音乐,同时也是韩民族的音乐。根据不同的标准,国乐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例如,按音乐的来源分类,来自中国的音乐称为唐乐,而宫廷中使用的音乐称为乡乐。此外,文庙祭礼及其他祭祀中使用的音乐称为雅乐。在这些类别中,唐乐和乡乐的名称还影响了乐器和音乐的命名,例如唐琵琶和乡琵琶,以及唐乐舞和乡乐舞的区别。
如果按功能划分传统音乐,分类会更加清晰。正乐是宫廷或上层阶级使用的音乐,梵呗是寺庙举行法事时使用的音乐,巫乐是巫术中的音乐,散调是传统乐器的独奏音乐,盘索里是一个人通过姿态和语言演唱的长篇叙事音乐,杂歌是由专业歌手演唱的通俗音乐,民谣则是口口相传的歌曲,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哼唱,而农乐是与农业有关,用来助兴或在集体劳动中使用的音乐。
这些韩国的传统音乐通过多个领域的国家无形文化遗产指定项目及相关技艺传承人得以延续。传统音乐不仅是为了欣赏,它也是理解过去各种仪式和活动的工具。此外,通过传统音乐,人们可以理解韩国人的情感,并体会到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归属感。例如,最广为人知的民谣《阿里郎》不仅展示了韩国和韩民族的情感,同时也是象征民族同一感的歌曲。



探索传统舞蹈



韩国传统舞蹈是在韩国悠久历史中受到外部影响,并反映了韩民族情感而产生的舞蹈。舞蹈是伴随着节奏或音乐,通过肢体表达自我情感的艺术,因此它与音乐密不可分。
韩国历史上,与舞蹈相关的代表性作品是高句丽舞蹈冢墓壁画中的舞者形象。通过文献记载,我们可以了解百济、新罗、伽倻和高丽的舞蹈文化。
到了朝鲜时代,舞蹈得到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发展,成为了如今韩国传统舞蹈的基础。这些传统舞蹈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与宗教仪式相关的舞蹈、民间娱乐舞蹈、教坊舞蹈,以及宫廷活动中的舞蹈。与宗教仪式相关的舞蹈又可以细分为与巫俗相关的舞蹈、与佛教仪式相关的舞蹈,以及遵循儒教祭祀的舞蹈。
与巫俗相关的舞蹈通常是巫师表演的舞蹈,或是在丧礼等仪式上表演的舞蹈。与佛教仪式相关的舞蹈被称为作法舞,通常是在寺庙中举行的法事中伴随着音乐而表演的舞蹈。与儒教祭祀相关的舞蹈则以宗庙祭礼或文庙祭礼中的舞蹈为代表。这些舞蹈被称为“佾舞”,其中文舞象征学问,武舞象征武艺。
民间舞蹈通常与农乐、假面舞一起表演。农乐舞中有转动缨子、持鼓表演的舞蹈,假面舞则由各角色演员表演,其中狮子舞尤为特别。此外,还有乡间集会或节日时的集体舞蹈。教坊舞是指由艺妓创造并享受的舞蹈。
艺妓需经过大量的舞蹈和歌唱训练,展示了其专业性。
与其他舞蹈不同,教坊舞的目的是表演,因此华丽且艺术性高。此外,艺妓也常参与宫廷舞蹈表演,宫廷舞蹈深受教坊舞的影响。民间流传下来的代表性教坊舞蹈有撒魂舞、僧舞等,长鼓舞、小鼓舞、汉阳舞也属于教坊舞的一部分。
宫廷舞蹈是宫中综合艺术“呈才”中的舞蹈。起初,宫廷舞蹈以仪式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用于欣赏,因此舞蹈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新舞蹈也不断被开发,例如孝明世子将春莺舞改为独舞就是其中一例。
韩国传统舞蹈以克制的动作和丰盈的服饰为共同特点,但每种舞蹈又展示出完全不同的氛围。因此,想要深入理解韩国传统舞蹈,不应仅仅停留在其某一特征上,而是要结合背景音乐、情境、历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探讨。



探索传统游戏



韩国的传统游戏通常也被称为民俗游戏。游戏是为了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寻找乐趣,虽然技巧重要,但往往通过意外的结果让人感到兴奋。此外,游戏还常常让许多人一起参与,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在传统游戏中,能够让大家一起参与并提升集体意识的有拔河、苦战、车战游戏等。这些游戏通常是与其他村庄进行力量较量,决定胜负。与此相对,一些小团体为了娱乐而进行的游戏也很常见,代表性的就是农闲时玩的掷柶游戏。而在节日期间,个人可以通过摔跤来比拼力量和技术。
贵族们喜欢的游戏有划船、仙游绳火、双陆、投壶等,这些游戏通常需要较高的费用或特殊的器具。有些表演如男寺党表演,则需要专家具备特殊的技能。
韩国的传统游戏大多与过去以农业为生的韩国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农村或渔村较容易见到这些传统游戏。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游戏逐渐消失。因此,韩国通过节庆活动或将其指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努力传承这些传统。



探索传统武艺




武艺是指利用身体或武器与敌人对抗的行为。武艺在战争中至关重要,三国时代,特别是高句丽,非常重视剑术、射箭以及类似于现今武术的拳搏。
然而,自高丽后期以来,随着火药技术的进步,枪炮等武器的出现,除了射箭,其他武艺逐渐不再受到重视。这一趋势延续到了朝鲜前期,但经历了壬辰倭乱这样的大规模战争后,武艺再次受到重视。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朝鲜重新整编了士兵需要掌握的武艺,并将其发展为使用多种武器的“十八技武艺”或“二十四班武艺”。
这些武艺大多涉及武器的使用,但也有类似拳法的徒手技法,如在武科考试中,拳法也是军人录取考试的一部分。至今仍传承下来的徒手技法之一是跆跟。
跆跟是一种通过柔和的身体动作,类似于舞蹈的“踩步”,并利用踢腿将对手摔倒的武艺。与其他国家的武艺不同,跆跟的动作大而柔和,这是一大特点。
射箭也是广义上的代表性武艺之一。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狩猎图展示了射箭的英姿,后来朝鲜半岛还传承了用水牛角和其他材料制作的“复合弓”角弓的制作传统。朝鲜时代,射箭被视为士大夫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艺。因此,各官府设有名为“观德亭”的射箭场,各大城镇也设有专门的射箭场。韩国的传统弓被称为国弓,从近代的多种资料中可以看到女性射箭的场景。如今,许多韩国人仍然为了锻炼身心而热爱国弓。



探索传统工艺



工艺指的是制造物品的工作。因此,传统工艺可以理解为制作韩民族在过去历史中日常使用的物品。基本上,工艺品是为了制造有用的物品,但使用工艺品的人往往会希望它们更加美观和精致。自然而然地,工艺匠人为了提升工艺品的美术性和艺术价值而努力,工艺品常常不仅仅是实用品,还被评价为一件艺术作品。
韩国的传统工艺可以根据材料分为金属、木材、陶土、纺织、皮革和纸张等。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多种材料制作的传统乐器、竹制帽子(笠帽)、利用牛角的角雕工艺、玉石制品及金箔制作等。
传统工艺曾是韩国历史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传统工艺也面临危机。典型的例子是纱帽,随着不再盘髻发式的流行,纱帽不再是日常所需之物。然而,近年来纱帽作为一种新兴时尚元素重新登上舞台,并且由于它在复原和理解过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重新的关注。因此,传统工艺不仅是韩国传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那个时代的宝贵资料。此外,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或传承者之手重新制作的工艺品,本身就是体现韩国传统的优秀艺术品。


探索传统建筑




韩国的传统建筑可以说是与文化遗产最密切相关的领域。包括宫殿、王陵、寺庙、书院、乡校、城郭,以及民居韩屋等,都是传统建筑的成果。
韩国的传统建筑根据需求来建造展现权威的空间。这类建筑大多气势宏伟且华丽。与此相对,供生活使用的建筑韩屋则融入了韩国独特的建筑技法,以便在韩国的自然环境中舒适居住。为了抵御冬季的寒冷,采用了土炕,同时为了提供宽敞的聚会空间和凉爽的夏日居所,建造了大厅。因此,以前与建筑相关的匠人非常多。
然而,进入近代以来,西式建筑以及使用钢铁、混凝土、玻璃和瓷砖等新材料的建筑盛行,传统建筑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的传统建筑匠人的活动空间也大幅减少。
尽管如此,传统建筑因其长时间对韩国自然环境的理解以及对韩国人生活的影响而重新被评价,并以韩屋为中心,对传统建筑的兴趣也在持续增加。近年来,重新建造韩屋或采用韩屋元素建造现代房屋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有一些匠人正在继承和发扬韩国的传统建筑技艺。其中包括建房的木匠大木匠、制作瓦片的制瓦匠,以及铺瓦的牵瓦匠,这些匠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而活跃着。



探索传统美术



韩国的传统美术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囊括了绘画、雕刻、工艺和建筑等。然而,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内,传统美术指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艺术领域。
传统美术主要指雕刻或绘制在工艺品和建筑物上的装饰。它包括工艺品上的装饰、建筑物的丹青、寺庙装饰用的佛画、建筑物匾额和木板刻制、制作屏风或誊写佛经的写经等领域。
更具体来说,有利用烙铁在木制工艺品上进行装饰的“烙竹”和在各种材料上绘画的“烙画”,以及在金属工艺品上雕刻纹饰或镶嵌的技艺。与书籍相关的传统美术有雕刻书版(木板印刷),以及誊写佛经的写经技艺。建筑物上的装饰技艺如丹青,还有制作建筑物匾额和木板的刻字工艺。将画作或书法装裱成框或轴的工艺称为裱帖。用木头制作佛像的木雕技艺也属于传统美术的范畴。



探索传统知识



传统知识广泛而多样。其中,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知识主要集中在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方面。
以济州岛为中心,海女不使用任何潜水设备进行海产品采集的传统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这其中需要海女独特的技艺,这些技艺通过前辈传授给后辈的方式得以延续。
此外,制盐技术、传统的鱼类捕捞方法如鱼坝捕鱼和滩涂渔捞等也都是传统知识的一部分。同时,作为韩国代表性药材的高丽参,其种植和加工也可以说是与韩国独特生产方式相关的传统知识。



探索韩服



韩服是韩民族独有的服饰。虽然与韩服相关的文化遗产是有形的,但穿着韩服的生活方式却可以被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韩民族特有的服饰,男装的基本款式是裤子和上衣,女装的基本款式是裙子和上衣,这种服饰的形式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形成。
通过高句丽的古墓壁画或新罗的陶偶,我们可以确认这一时期形成的韩服原型。韩民族独特的服饰在经过高丽时代和朝鲜时代的演变后,虽然保留了基本框架,但也进行了各种变化。然而,“韩服”这一名称是为了与从西方传入的服装“洋服”区分开来而产生的。现如今,现代式服装普遍流行,日常生活中穿着韩服的情况并不多见,但仍然有一些人保持着穿着韩服的生活方式。
此外,许多韩国人在节日或访问宫殿、韩屋村等特殊场合时也会穿着韩服。因此,至今仍有人制作并研究韩服,而韩服在丰富现代韩国文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韩服生活”对于韩国人的共同体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传统饮食


韩国的传统饮食是韩国独特文化的重要领域。韩国的传统饮食可以分为为王和王妃准备的宫廷饮食,以及民间食用的各种类型的辛奇和酱类等。
宫廷饮食大致可以通过《仪轨》等记录详细了解其样貌,包括为王和王妃准备的御膳以及王室内宴会时准备的各种宴会食品。宫廷饮食可以分为主食类、配菜类、糕点和饼干类,以及花菜类等,种类超过数百种。
相反,民间的饮食种类本身虽然不多,但根据地区或家族的不同却非常多样化。与宫廷饮食不同,民间饮食对很多韩国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绝不可轻视。尤其是韩国传统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种辛奇和酱类。这些食品自然引导出了韩国饮食的独特性。此外,腌制冬季食用的辛奇文化也是与韩国饮食文化相关的重要活动。


探索祭礼



韩国的祭礼可以在多个领域看到。作为国家仪式,祭礼有宗庙祭礼、社稷大祭以及释奠大祭;而在民间则有端午、寒食、中秋和春节的祭祀及扫墓。此外,在巫俗领域,巫师主持的“神祭”分布各地,一些特别的神祭或节庆中,儒教和巫俗仪式常常结合在一起举行。而寺庙中为了使逝者灵魂得以往生极乐世界的“灵山斋”,也可称为佛教式祭礼。
祭礼的核心在于神与人类的相会。然而,根据祭礼所供奉的神灵不同,祭礼的形式也有所变化。在韩国的祭礼中,神灵可以是祖先,也可以是土地和谷物之神,或某个特定的神灵。
祭礼的目的也因情况而异,通常蕴含着祖先崇拜的意义,但有时是为了祈福,有时则是为了驱除厄运。祭礼中需要为神灵准备各种元素,因此祭礼中常出现食物、舞蹈、音乐和歌曲。这些元素被综合运用,以供奉、安抚和送别神灵的仪式形式展现。
除了庄严肃穆、敬神虔诚的祭礼气氛之外,还有结合舞蹈、戏剧、酒水和美食的盛宴。在此类宴会中,许多人参与的节庆活动有时还伴随着脱口秀或戏剧,讽刺统治阶层的不满或社会的不公现象。活动高潮时,参与者会进行游行,与更多人分享祭礼的意义。韩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陵端午祭就是此类祭礼多样性的典型代表。